不一样的上海,让我在抗击疫情中磨砺成长

近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处世界遗产。位于大运河入海之端的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特开辟了大型临展介绍大运河的发展历史。

疫情期间,那些为城市坚守和付出的人们,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用微光和大爱汇聚成希望的光芒。日前,“今日闵行”推出“抗疫大家说”系列,记录分享大家亲历亲见亲闻的抗疫感人事迹……

2022年的春天是一个特殊的开始,新冠病毒来势凶猛,令我们每一个人猝不及防。原本热闹繁华的大都市突然在三月的中上旬按下了暂停键,琳琅满目的街头门店停业,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也大量减少,无奈的人们只好在家,上学的娃们逐步开启了网课形式,老师们隔着屏幕每天与学生们线上上课沟通。居家办公不容易,在抗疫一线的人们更为不易,不同的职业担起了同样的社会责任,不一样的岗位坚守着逆行之路。

让我们一起回顾2022年3月疫情的开始:这是一个最寒冷的春天也是一个最有热情的春天,华夏儿女提防着病毒魔爪的同时也在守望相助。一场抗疫的岁月点滴,一场无情的病毒背后,都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满怀爱心的人们,真是响应了一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不是随意的口号,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上海以不同的方式迎接了一批批外来支援医疗队伍,每个小区逐步进入封控状态,避免病毒传播,每个人也都宅在家里,非必要不出门,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和居委工作人员停止了正常下班回家的脚步。从3月12日起,他们就以小区为家,以居民为家人,以抗疫为首要任务,不分黑夜白昼,坚守自己的岗位,用自己的生命来守护社区居民的安全和健康,舍小家顾大家,全心全意投入防疫工作中。病毒虽可怕,但人心很温暖,当居委会第一时间发出招募志愿者讯号,小区里不少居民们自告奋勇前往报名,无论男女老少,都有挺身而出的精神,正因为如此,在短暂的时间里,小区就成立了抗疫志愿者团队。

“天使白”“蓝精灵”“红马夹”“绿马夹”依次上阵,身穿不同的衣服,有着不同的岗位职责,有核酸扫码员,有小喇叭扫楼员,有秩序管理员,有爱心接力员等等,大家齐心协力,奔着一个目标前行。我也参与其中,在小区核酸采样点,我负责扫码登记,并维持现场秩序,虽说我的作用只是九牛一毛,但日复一日,我在新舞台上发挥为民服务的作用,疲惫中带着干劲儿。疫情当下,没有退缩,只有尽力。上海这座城市虽然被疫情按下暂停键,但我们依然坚持守护,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我也没想到自己会有被“投喂”的这一天。在此,作为上海人民非常感谢外省市兄弟姐妹们的支援与贡献,一辆辆支援的保供车,连夜开往上海,经过多条的路口检查,最终安全到达,送向每一个街镇、村居委。当保供车辆缓缓驶入小区内,物业人员与居委工作人员继续繁忙起来,每一个人衔接无缝,环环相扣,从卸货到最后每个楼栋的分发,这个过程很辛苦,不亲身体验一把,不知道其中的滋味。说到楼栋,这一场疫情,让我们原本素不相识的上下左右邻居建起了楼栋互助群,每天有不一样的互帮互助消息,有相互鼓励的话语,也有正能量的传递,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可以在自己患难的时候体现出来,对此我颇有感触。

上海疫情长达2个半月,在此期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了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少外来人员看着这两天形势有点好转,已开始踏上返乡之路,他们想念着自己的家乡和家人,盼望着早日与家人团聚……

这场战役让无数个人重新成长了一遍。这世上没有真正的岁月静好,只是有人默默负重前行罢了。让我们把2022年上半年的上海写进自己的脑海里,“疫”尘不染,静待疫散,将把它写成历史的回忆。

 

 

愿我们每一个人,

今后的生活能够健康平安,

绿码守城,万家安宁!